糖食 分析
视频主讲人尼克·莱德奥特(Nick Rideout)是一位健康教练,他详细解答了观众关于“糖食”(Sugar Diet)的各种问题,包括基础知识、故障排除、进阶策略,以及他个人在实践和指导他人过程中的经验和见解。他强调其目标是帮助人们实现可持续和有效的减脂,同时保持高能量水平,避免健康问题。
一、主讲人背景与“糖食”立场
个人经历:尼克曾成功减重超过100磅,期间尝试过多种饮食方法。糖曾是他康复过程中的重要工具。
对“糖食”的澄清:尽管他认为糖有其益处,但他并非“糖食代言人”。他的视角是追求可持续和有效的减脂,核心在于维持身体的高能量状态。
Shred Maxing Protocol(极致减脂增肌方案):这是他提出的一个方案,旨在上调代谢,让身体高效利用燃料,避免脂肪储存,并获得间歇乏食的益处,同时避免其负面效应(如分解代谢和高皮质醇)。这个方案并非要求永久执行,而是可以根据需要阶段性使用。
二、关于热量追踪
是否需要追踪热量?:是,也不是。
建议的热量校准方法:
初期校准:首先确定维持当前体重所需的每日能量摄入量。
放弃追踪:了解大致需求后,放弃精确的热量计算器。
身体的自然调节:身体会自然调节每日食量(有时多,有时少)。只要设定了明确的体重目标或理想体型,身体的智能会引导你达成。
三、蛋白质摄入量
四、“糖食”对不同人群的适用性
需要减重50磅以上的人:
已经很瘦的人(如体脂率15%想降至10%):
有效:糖食是一种有效的策略。
挑战:当体脂率降至10%或更低时,身体会感到疲倦、易怒,激素水平下降,压力增大。此时,饮食中充足的糖分(来自水果等)有助于维持可持续性。
仍需严格控制热量:要达到极低体脂率,仍需非常精确地控制总热量。
目标:在追求极低体脂的过程中,通过糖的摄入来维持荷尔蒙平衡。
五、脂肪摄入量
六、对酮食和肉食的看法
不讨厌,但有局限性:尼克不讨厌这些饮食法,但认为对于可持续的减重而言,糖(尤其是来自水果的)对身体是必需的。
针对特定健康状况的有效性:对于有自身免疫问题、肠道问题的人,这些限制性饮食可能非常有效,甚至是必要的,以帮助找出问题根源。
对减重和可持续性的观点:
结论:没有绝对的对错,不同饮食方式有不同适用场景。
七、“糖食”的执行时长与周期
八、晨间“糖乏食”期间过度兴奋或焦虑的处理
九、高果糖玉米糖浆 vs. 蔗糖
十、执行“糖食”一周未减重的原因及对策
校准热量:确保摄入量适宜。
身体的“修复期”:如果之前长期低碳水饮食或节食,身体可能在初期“抓住”碳水化合物,导致体重暂时不降。
活动量不足:避免整天坐着吃糖。利用糖提供的能量多活动。
核心检查点:如果两周后仍未减重,首先检查总食量。
个体差异:如果减少食量后仍不减重,可能“糖食”不适合你,需要寻找更根本的原因。可以考虑寻求教练指导。
十一、对盐的渴望增加及应对
十二、“糖食”能否在不降低代谢率的情况下安全减脂?
十三、“糖食”的最佳糖源与食物来源
推荐糖源:水果、果汁、生蜂蜜。
不推荐糖果:缺乏“生命力能量”(Life Force Energy / Prana / Chi)。
水果选择:
果汁的注意事项:小心热量超标。雷佩特粉丝曾因过量饮用橙汁而导致糖尿病和体重增加。热量依然重要。
蔓越莓汁:Stan Efferding在垂直饮食(Vertical Diet)中推荐,也是不错的果汁来源。
十四、“糖食”对围绝经期/绝经期女性的安全性
十五、热量平衡是否是“糖食”中唯一重要的事?
是,也不是。
能量平衡是基础:需要能量摄入低于输出来减重,或高于输出来增重。
超越纯粹的体重增减,关注“减脂”:
心态与行为:当一个人通过摄入水果而感到兴奋、快乐、充满活力时,他们会不自觉地活动更多。
结论:相比单纯计算热量,更应关注饮食对个体整体状态(生理、心理、行为)的影响。
十六、糖是否会导致胰岛素抵抗?
不会(在特定条件下):如果饮食过量,超过了身体的热量需求,可能会有问题。
建议:对于胰岛素抵抗的人,应采用天然食物饮食,保持均衡,并以减脂为首要目标。“糖食”如果能帮助你减脂,就可以尝试。
糖不是胰岛素抵抗的根本原因:根本原因在于线粒体能量代谢层面。
反例:为什么有些人终身大量摄入碳水化合物(如果汁、各种碳水)却从无胰岛素抵抗迹象,甚至胰岛素敏感性更好?这说明“糖导致胰岛素抵抗”的简单论断站不住脚。需要批判性思考。
十七、如何让“糖食”更好、更容易、更有效?
十八、执行“午前水果”几周后感到疲劳、体重停滞怎么办?
十九、难以摄入足量蛋白质怎么办?是否需要强迫自己?
不必强迫。更应相信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。
只要食用的是天然食物,身体通常能自然达到所需的蛋白质摄入量。
有碳水化合物供能时,身体对蛋白质的需求可能不那么迫切。
心态的重要性:设定明确的身体目标(如理想体重、体型),身体的智能会引导你。摆脱对热量和宏量营养素的执着计算,相信身体的智慧。有时少吃,有时多吃,都是正常的。可以通过信念(安慰剂效应)来影响结果,例如告诉自己不会丢失肌肉。
二十、“糖食”是否可持续?能否长期执行?
二十一、从长期乏食/酮食过渡到“糖食”的方法
非常缓慢地进行。
如果长期零碳水或极低碳水(如50克/天),身体已适应不同代谢通路。突然大量摄入碳水(如一天500克)虽然身体能处理,但体验可能不佳。
渐进增加碳水:从零碳水开始,逐步增加到50克、100克、150克、200克……同时观察身体反馈(感觉、睡眠质量、体温、情绪等)。
同时减少脂肪:在增加碳水的同时,相应减少脂肪摄入,以控制总能量摄入。蛋白质保持不变。
二十二、“糖食”期间需要多少运动量?
二十三、咖啡因的摄入
在糖分充足的情况下,咖啡因会成为非常强大的代谢刺激物,可能导致过度兴奋。
尼克本人在高糖食期间,反而需要减少咖啡因摄入。而在低碳水期间,则需要更多咖啡因才能达到同样效果。
咖啡因本身没问题,但需注意与高糖叠加可能产生的过度兴奋。
二十四、干果可以吗?
二十五、高糖食下的口腔护理
二十六、如何应对轮班工作(二、三班倒)?
二十七、在水中加蔗糖以获取额外能量/热量?
二十八、“糖食”期间的力量表现(针对力量举爱好者)
尼克本人在糖食下力量表现良好,每周持续进步(他每周只进行两次力量训练)。
泵感极强:高糖食带来的泵感非常显著,他甚至开玩笑说“打个喷嚏都能有泵感”。橙汁对他而言,其运动前效果堪比常规运动前补剂。
结论:力量举运动员在此饮食下力量表现应该没问题。碳水化合物是力量型运动的首选燃料。
二十九、针对一位45岁女性减重案例的建议(164磅,目标热量1900,每周举重3次,每日1万步,蛋白质120克,脂肪50克,其余碳水)
初期校准热量:了解500克碳水化合物的热量,并尝试摄入,观察身体反应。
实验性调整:尝试增加碳水摄入(如1000热量),观察是否有更多活动量、更好感觉、更好睡眠、更好激素水平。
突破平台期:有时减重停滞不仅仅是热量问题,可以通过调整宏量营养素来突破。
不追踪,相信身体:建议她尝试两周不追踪热量,凭身体感觉进食,观察结果。
三十、针对一位已通过生酮/肉食减重65磅的人的建议(从355磅减至289磅)
三十一、总结与忠告
这可能是尼克关于“糖食”的最后一期视频,他本人更倾向于平衡、整体的健康方法。
实验是发现适合自身方案的最终途径。
新饮食的“蜜月期”效应:任何新的、革命性的、限制性的饮食法,初期都会因其新奇性而带来显著进展,让人快速“入坑”并感觉良好。
极端的潜在风险:尼克担心,如果人们不采用更平衡的方法,而只是盲目追求极端,大约6-8周到2-3个月后,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。任何饮食法的极端化都可能导致极端问题。
信念的力量:相信某种饮食对自己有益,这种信念本身就会产生积极影响(安慰剂效应)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MAn6L1GFEj0
Edit:2025.07.03
健康教练 Nick Rideout 关于如何通过“促代谢饮食 (pro-metabolic diet)”来实现减脂。首先介绍他个人的减重经历和促代谢饮食的核心理念;接着,深入剖析构成该饮食法的五大关键原则,包括支持甲状腺功能、优化钙磷比、限制多不饱和脂肪酸(PUFAs)等;然后,报告将详细拆解一套完整的全日饮食计划,包括具体的宏量营养素设置、食物选择和补充性超级食物;最后,对计划中的微量营养素进行分析,以展示该饮食模式的全面性。
**引言:一种反直觉的减脂方法**
**开场白与核心承诺**
Nick Rideout 提出了一个引人注目且反传统直觉的核心承诺:他将要介绍的“促代谢饮食”能帮助人们“通过多吃食物、少做运动来更快地减脂”。他强调,这正是他本人在经历多年体重挣扎后,最终练出六块腹肌所采用的方法。
**个人经历与背景**
个人转变的深度故事: 他分享了自己漫长的减重旅程,曾为减掉超过100磅的体重而尝试了网上流传的各种饮食法,但都以失败告终。直到他采纳并理解了即将教授的这套以“整体模型”为基础的营养学,他才实现了自己渴望的身体形态和活力。
当前状态的详细描述: 他以自身为例,展示了促代谢生活方式的成果:
体重维持: 将体重稳定在230磅。
高热量摄入: 每天摄入超过3500卡。
高碳水饮食: 饮食中包含大量的碳水化合物。
主观感受: “总的来说,我一直感觉很好。”
教练身份与服务: 他介绍自己是一名健康教练,专注于帮助客户减脂、增肌并“加倍他们的精力水平”。
**第一部分:促代谢饮食的核心理念与理论基础**
**什么是促代谢饮食?**
简洁定义: 这是一种旨在“支持代谢、帮助高效产生能量”的饮食方式。
多维度目标: 该饮食法旨在全面优化健康,包括更好的荷尔蒙功能、更好的情绪、更好的消化、更高的精力水平,甚至他还提及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概念——“更高的意识 (higher consciousness)”,计划以后展开。
科学理论基础:
方法的普适性: 他坚信,一旦掌握了这套方法的基本原理,一个人就可以灵活地运用来实现任何身体重组目标,无论是增脂、减脂还是增肌。
**第二部分:构成促代谢饮食的五大关键原则**
**原则一:支持甲状腺功能(核心中的核心)**
**原则二:优化钙磷比**
核心理念: 实现约1:1的钙磷比,具体到饮食应用上,就是增加钙的摄入,同时注意高磷食物的摄入量。
钙的促代谢作用深度分析: 他将钙定义为一种“促代谢营养素”。多项研究显示,高钙饮食(尤其是通过牛奶)与腰围减小、BMI降低以及无脂体重指数改善相关。
历史观察与轶事证据: “你会发现喝牛奶的人通常都非常瘦。” 他还提到,在1940年代,人们普遍很瘦,而他们的乳制品摄入量非常高。
饮食实践指南:
**原则四:严格限制多不饱和脂肪酸 (PUFA Restriction)**
**原则五:充足的盐摄入**
**第三部分:促代谢减脂饮食的实践应用**
**第一步:设定总热量**
**第二步:设定宏量营养素**
蛋白质 (Protein):
脂肪 (Fat):
推荐范围: 占总热量的15%至25%,这是一个明确的低脂设定。
实例: 对于200磅的男性,这大约是每天57克脂肪。
详细理由: 身体维持荷尔蒙等基本功能所需的脂肪量是有限的。超出这个量的脂肪,除了提供热量外,对甲状腺功能或运动表现没有额外益处,而且脂肪比碳水和蛋白质更容易被储存。因此,应该把宝贵的热量配额留给碳水化合物。
碳水化合物 (Carbohydrates):
**第三步:食物选择与餐食安排**
核心原则:
示例全日饮食计划的详细拆解:
早餐 (高脂餐): 鸡蛋、橙汁、椰子油、脱脂希腊酸奶。他特别指出,根据他的经验,早上摄入更多脂肪有助于全天的状态稳定。
零食: 茅屋芝士、帕玛森芝士、葡萄、橙子。
午餐: 碎牛肉、白米饭(推荐巴斯马蒂米 (Basmati rice),因其对多数人更易消化)、骨汤(用于平衡牛肉中瘦肉的氨基酸谱)。
晚餐: 白肉鱼(推荐虾,因为包含完整动物氨基酸,且富含牛磺酸 (taurine),有助于改善GABA功能,使人镇静)、西葫芦、牛奶、白米饭。
**第四步:引入补充性超级食物**
**第四部分:微量营养素分析与总结**
**全面的微量营养素覆盖**
**最终总结与展望**
Nick Rideout 总结道,这是一个终极模型,如果能应用到生活中,将在代谢上提供极大的支持,让人可以吃更多食物,同时获得更好的身体成分。他预告,为了让观众能完整地应用这套体系,后续还将推出关于补充剂和正确训练的视频,因为饮食、补充和训练三者缺一不可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MyYzWiF6cg&t=16s
Edit:2025.07.05
一、开场白:为“糖乏食”辩护
二、“糖乏食”的操作与维持期饮食
三、反驳“恨糖者”的论点
主讲人认为,那些批评“糖乏食”的人要么是“躲在暗处的糖瘾者”(像她以前一样),要么只是在鹦鹉学舌地重复网上听来的、自己并不真正理解的言论。
四、主讲人的个人健康状况与历史饮食习惯
自信健康:她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健康,特别是那些匿名的网络“喷子”(可能并没有遵循严格酮食)。
长期高糖饮食史:她坦言自己一生都在吃糖果,而且量很大。
“糖乏食”的本质:她认为现在的“糖乏食”只是在她原有的高糖饮食基础上,去掉了蛋白质和脂肪而已,结果是体重疯狂下降。
哺乳期仍能减重:她目前50岁,有一个1岁的婴儿,仍在母乳喂养。
回顾前两次怀孕经历:20多年前生下两个较大的孩子后,她都迅速恢复了体重,甚至比孕前更瘦(在118-122磅之间,她身高5英尺5.5英寸)。她回忆当时自己也吃了大量糖分(主要是纯糖果)。
肉食的减重与暴食问题:她尝试肉食也能减重,但最终总是会忍不住暴食碳水。
对肉食者的建议:如果肉食对你有效,能让你持续减重且不暴食碳水,那就继续坚持,没必要改变。
五、再次强调“糖乏食”是工具,并驳斥 CGM 监测的必要性
“糖乏食”是工具:她再次强调,这是一种帮助她摆脱困扰了二十年的额外15磅体重的工具。
脂肪与糖混合的危险性:她认为,脂肪与糖的混合物对健康极其危险。
个人感受良好:她在“糖乏食”期间感觉非常好。
对胰岛素飙升的适应:她一直习惯高糖饮食,身体早已适应胰岛素的波动。
拒绝葡萄糖监测(CGM):她完全不感兴趣进行CGM监测,也不需要向任何人证明什么。她感觉精力充沛,没有剧烈的血糖高低起伏。
对批评者的不屑:那些声称“糖有害、会加速衰老、导致增重、糖尿病、胰岛素抵抗”的“仇恨者”:
六、最后的强硬声明与呼吁
总结:
主讲人以一种近乎“战斗”的姿态,激烈地为“糖乏食”辩护,反驳批评者的观点。她认为“糖乏食”是一种有效的减重工具,其原理在于提供身体所需的葡萄糖,避免因限制碳水而引发的暴食,同时在“糖乏食”期间创造能量缺口。她强调个人体验和感受的重要性,并对主流营养学和某些饮食流派(如严格生酮、过度依赖蛋白质的低碳水)的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判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8DaYUS_2shY
Edit:2025.07.03
讨论列表 AKP讨论 查看原帖及回帖